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時間:2022-07-06 10:24:22 敘事 我要投稿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精選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嘉峪關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精選20篇)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

  嘉峪關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但家鄉的變化老爺比我清楚。

  老爺說,過去的嘉峪關,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風吹石頭跑,寂寞少人煙,民間流傳著有: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往前看戈壁灘,往后看“鬼門關”的歌謠,好像出了嘉峪關就和生死離別交織在一起了。

  聽老爺說,1958年,幾萬工人大軍會戰嘉峪關腳下,奏響了建設酒鋼的戰歌。工人們披荊斬棘,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經過50年的建設,今日的嘉峪關不在是往日荒涼景象,已經發展成新興的工業旅游城市,成為絲綢之路一棵燦爛的明珠,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嘉峪關人揚起前進的風帆,乘風破浪,使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英雄的酒鋼工人,戰天斗地,艱苦奮斗,使嘉峪關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老爺說,今日嘉峪關,儼然一幅美麗的畫卷:酒鋼廠區馬達轟鳴,煙窗林立,鐵水奔流,鋼花怒放,夜晚映紅了半邊天;市區內,一座座高樓大廈井然聳立,車水馬龍,生機勃勃。雄關廣場,靚麗繽紛,新化大道,槐影婆娑;森林公園,樹木繁蔭,水上樂園歡歌笑語,東湖綠水蕩漾,迎濱湖碧波浩渺,互相映照,真象人間的天上。

  說起嘉峪關,老爺的話總是很多。聽老爺說嘉峪關,我才知道腳下的這片土地有如此大的變化。聽了姥爺的話,我更愛那些使嘉峪關發生巨變的英雄們。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2

  在這里,烈烈陽光,無風無雨,只有幾朵白云輕悠悠地飄過。這么美好的地方,無法想象這是曾經古代保護邊疆的地方,曾經這里戰火紛飛,煙火不斷,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這里站立,只為了保護身后的家人。這里就是嘉峪關。

  在飛云之下,嘉峪關屹立在這里,盡管它是明朝的長城,但是時間并沒有消減它的氣魄,是震撼的,是逼人的,它好像一個戰士,拿著一把大刀,目光堅定,警告著敵人,只要敢跨進國土一步,生命必有危險。這個時候,我對于祖國的自豪感達到了頂峰。嘉峪關,它是多么一個盡職盡責的戰士,我不禁為它驚嘆。

  踩在石子路上,聽著腳磨擦著石子的沙沙聲音,耳邊仿佛聽到了刀尖互相碰撞的聲音,聽到相互廝殺的聲音,甚至是人的慘叫聲,馬兒啼叫的聲音,我竟然還聽到了百姓祈禱的聲音,是默默的,真誠的,這里有父母對孩子的,也有孩子對父母的。我抬頭望著城墻,一道道的痕跡,印證了這一切。這些印記無法消除,因為它們就是歷史,就是這一切的見證者。

  朗讀著《我愛你,中國》,我看著眼前茫茫的一片沙漠,耳邊是一句又一句:“我愛你,中國。”“祖國媽媽,您好。”愛國之情突然間涌上頭。我好像看見了那些犧牲的將士們,也看見了那些被保護著的百姓們臉上的安全和幸福。

  微風拂著沙土,迎面撲來,我的眼前模糊了起來,歷史,已經在我眼前了,但是,未來還在我的手里,需要我還有身邊同學的努力。

  最是烽堠經世面,長煙落照立云頭。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3

  眾所周知,令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萬里長城,它的最西端就是嘉峪關。我們先去了天下第一墩。長城第一墩東臨討賴河邊,建于明朝,不可思議地矗立在56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站在第一墩往下望,是討賴河滔滔的河水。

  第二站懸臂長城同樣令人驚嘆。到了那兒,和我見過的長城相比,我覺得它非常雄偉特別。懸臂長城像一條巨龍一樣繞在陡峭的山脊上。我一鼓作氣,爬了上去。最陡的地方呈45度,因“長城倒掛,鐵臂懸空”而得名,還有西部八達嶺美譽。山頂上的景色更加美麗,眼底一望無際的戈壁,大片大片的田地,以及遠處的一座座城市,形成了西北特有的風景。和杭州的天空相比,這里的天湛藍湛藍的,空氣也特別清新,在山頂遙望遠處,真是暢快極了。

  第三站,嘉峪關關城。嘉峪關關城是萬里長城中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關城是駐守官兵吃、住、訓練以及駐守邊疆的地方,關城內儼如一個小城市。除了守望的高樓、寬敞的訓練場地和將軍府,關城內還有關帝廟和戲臺,讓駐守在此的官兵平時有了娛樂和寄托的地方。

  另外,我們一早在嘉峪關還看了日出。早上五點半,我們早早來到了關城的西面,有兩個阿姨用手去握遠處冉冉升起的紅日,把它定格在瞬間永恒中,調皮的我卻像嘗嘗太陽的滋味呢……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4

  嘉峪關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城市的活力。它由原來的定西縣一躍變成了定西市,足可以證明它的實力。

  嘉峪關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嘉峪關,萬里長城的西部終點,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關市西南隅祁連山脈嘉峪山嘉峪關

  嘉峪關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

  麓,因山而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筑萬里長城時置。當時明征虜大將軍馮勝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險要地勢,選為河西第一隘口,開始筑城設關,以后經歷一百多年時間擴建,才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御體系。明弘治年間,為防吐魯番東侵,曾進行重修。這關雄偉壯觀,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定西的消費場所有很多,人們的日常消費很方便。比較大型的超市有西部超市大眾店等。這些超市的建立方便了市民的消費,也是定西的韻味。

  嘉峪關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城市韻味深長,它既有濃郁的文化、娛樂的氣息,又有欣欣向榮的經濟產業,還有一股現代化的氣息。

  嘉峪關,它在向你招手,歡迎來到定西!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們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長城最西的嘉峪關。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與最東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它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自古以來就是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的風景優美,有大片大片白茫茫的雪山、壯觀雄偉的長城、艷麗的廟宇與悠久的人文歷史文化。走在城墻上感受幾百年前的點點滴滴。這里的石墻上,不像北京長城石磚上刻滿人的名字。在嘉峪關也有一個唯美凄涼的傳說,“擊石鳴燕”:相傳在嘉峪關內有一對恩愛的燕子,每日形影不離,一天傍晚燕子雙雙出去覓食,在一天傍晚城門將關閉時雌燕飛起來了,而雄燕卻撞死在城墻上,為此十分悲痛發出"啾啾"聲,不久去世。

  來到這里不禁想到王維的“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等一些詩句,將邊塞的歷史記憶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好像響起了古代士兵為了保護國家、保護至親而守護邊疆,金戈鐵馬的嘶鳴聲。我想,他們肯定抱著一腔熱血與入侵者奮死而戰。一次次將鮮血灑滿城墻,一次次犧牲年輕的生命。可能他們的內心是傷痛的——這兒的酷暑嚴寒可以讓一個人失去所有的斗志。但在心靈深處浮現出自己的父母、妻兒的樣子,便有了力量,所以為了自己的家人,也要不顧一切地與來犯之敵奮戰到底,絕不退縮。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學習,相較于那些戰士們,學習道路上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勇于挑戰自我,不能放棄。

  我更堅定了自己。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6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一首長城謠,激發了無數中國人的愛國之情。長城,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象征。對于長城,我一直很感興趣,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而長城是最有代表性的。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嘉峪關長城,著實感受到了長城的魅力。

  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始建于公元1372年,比素有“天下第一關”美稱的山海關還要早9年。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并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御體系。嘉峪關初建時,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現存的關城總面積33500余平方米。關內城墻上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等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甕城回護,面積各有500余平方米。甕城門均向南開,西甕城西面,筑有羅城,羅城城墻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

  望著雄偉的嘉峪關長城,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一幅幅壯麗的畫面:刀光劍影,鼓角錚鳴,黃塵古道,烽火邊城。撫摸著粗糙的墻身,我感到了歷史的厚重感,更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7

  昨天我才知道要出發去嘉峪關,今天我們就要坐動車出發了!因為爸爸買了一大早的車次,所以我們很早就要出發!

  吃過早飯,我們步行到了地鐵站。本來以為早上頭趟地鐵人會很少,但是走到乘車的地方才知道,人是特別多的,主要是和我們一樣,拎著大包小包到北站趕火車的人。

  前幾個站點我們都是站著的,后幾個站點有一些人下車了,我們才有了一個位置。爸爸讓給了媽媽,媽媽又讓給了我。我又不好意思自己做著,就非拉媽媽過來,讓她坐在我的腿上。媽媽卻開玩笑地說,有點欺負兒童的意思,就又站著了。經過四十分鐘的地鐵,我們終于到達了西安北站。

  這樣我們就可以坐動車啦!湊巧的是,我們剛一來,動車就開始檢票啦,這樣幸運的事可是不多見的。

  檢完票后,我們就要開始登車了。到了車上后,我先是開始吃東西,吃完東西,開始睡覺,睡完覺后又開始吃,但是這次吃完后,睡不著了。這樣的話我就只能看看窗外的風景了。

  過了西寧,窗外就是大片大片的草地,遠處是山頂上白白雪頂祁連山。不過在我醒來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小孩兒在那哭。他一直哭我們就覺得吵死了。如果不哭就好啦。結果第二次真的沒哭。可能是睡著了吧?她卻突然冒出一句:“哈,外面那么多羊!一定有狼吧。”接著她就開始學習狼叫“嗚嗚嗚——”直逗得整車廂的人大笑。

  快到酒泉的時候,窗外的綠色就很少了,遠處的山還在,山上的雪還在。車外的溫度也比剛才升高了些。很快就到了嘉峪關,叔叔阿姨很熱情地把我們接回了家。這里晚上九點多天還亮著的。明天就可以玩兒了吧,會去哪里呢?真期待啊!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8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真不愧是天下第一雄關,還沒過檢票口就遠遠地望見它那莊嚴而厚實的城門,走進了,只見上面掛著一塊寫著“天下雄關”的匾,為何這城門會如此厚、高?原來,這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更是萬里長城防線上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使中原免受敵兵的攻擊,雖建在戈壁上,但處處顯示出它存在的重要性。

  “走過這個門,就是從鄉下走到城里了。”導游邊走邊說,我們跟在后面,好奇的觀望著四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塊銅板,左右各四塊,上面雕刻著嘉峪關內的標志性風景建筑,然而,這傲人的太陽炙烤著地上的一切生物,干燥而熾熱的空氣逼迫著我們繼續前進。

  突然眼前一亮,一個四四方方的城房出現了,它似乎是進入城內部的一道關口,西邊和南邊兩扇黑黢黢的大門大敞著,從外面可以看見城內的廣場,腳下是厚厚的石板整齊的鋪著,好似城里的軍隊整齊劃一,時刻準備著迎敵,我們走了進去,“欸,這城門怎么建在西邊,而南邊也有一個呢?”原來,西邊的門通往關外,當敵人進入時看到東邊一片空地,南門也開著,所以一窩蜂地竄進去想占領這座城池,誰知,當他們進去時,剛剛進入的大門會迅速關閉,南門也隨后關上,一群人馬被困在這堅固的城內,從而實現“甕中捉鱉”。

  古人能將他們的物品和意志傳承至今,完全依靠了他們超高的智商和生活經驗,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寫下屬于我們的輝煌篇章!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9

  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題記

  我們來到了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主宰嘉峪關。

  到了嘉峪關,烈日使整個地面世界酷暑一片整個嘉峪關都在這光天化日之下毫無保留地被展現了出來。

  乍眼一看,嘉峪關氣勢鮮明,卻不免有失安逸的氣息。城樓上掛有一塊黑漆大匾,上有封號天下第一雄關六個金字。仰望此關此匾,果是名副其實。真乃好關!

  我們向上走,越走越陡,越走越酷熱。城內的植被很少,但也有幾分綠意,帶來幾分的生機盎然。

  站在角樓邊,遠山漸淡,黃土在前,只有這嘉峪關卻仍向前方延伸過去。城內飄滿黃塵卻仍遮不住氣質不俗的恢宏殿臺靜靜地矗立著。城內靜樓,城外默墻,確乎是一種再怎么破敗也遮不住的霸氣。

  望著雄偉的嘉峪關,其中的故事,豈止一人癡。輾轉經由他人唇齒,多少日夜聽聞你的故事。聽說北國的那片城池,刀光劍影,鼓角錚鳴,黃塵古道,烽火邊城。誰想生而死,誰患得患失。我知道,曾今有無數轔轔的車輪滾過這里,曾今有無數蕭蕭的戰馬駛過這里。看著那些高高的望樓,雖早已遠去了刀光劍影,我已經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座無論如何攻不破的城。任你多少金戈鐵馬,如何狼煙四起都是攻不下來的。

  撫摸著粗糙的墻身,我感到了歷史的厚重感,更難以抑制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嘉峪關,你守衛中華民族數百年乃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雄關!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0

  站在城墻前,像是做了一個夢,我看見邊關戈壁沙漠黃煙四起,外夷商隊騎著駱駝慢悠悠地行走在陽關道之上,駝鈴聲聲。鏡頭拉長,看見高大的城墻屹立,城樓上來往的士兵,樹立著的旗幟被塞北的大風猛烈的打擊著,雄雄號角響起。商隊的頭領下駝請示,悠長的號聲一響,沉重的大門打開,一個別樣的世界出現在外夷人面前。

  登上城關,看斑駁的箭樓,我仿佛又看見往昔歲月中胡夷兵臨城下,烽火臺上狼煙四起,城墻上萬箭齊發,鼓聲大作,士兵們怒號著沖出關內。城墻下,金戈鐵馬,逐鹿疆場,亂世出英雄,報國守邊關。

  進關,道旁的蔭蔭垂柳搖曳,沁涼綠意抹去炎熱的戈壁日頭,柔軟的柳枝與方正雄偉的關城相映襯,讓這座兵戈之氣的城關氤氳著柔美之氣。

  出關,走在馬道上,腳下的巖石上還留下古時馬車試過的痕跡,凹凸不平,試想,有多少人馬從這兒走過,又有多少人從這兒開始認識了中國?我仿佛看見張騫,玄奘帶著各自的隊伍走過從這兒出關,一路西行;霍去病,率領著大軍從這飛馳而過,開始了漫漫出征之路;馬可波羅東入中原,走過這扇城門,中國展現在世界眼前。

  我踏上的每一塊城關中的巖石,看到的盡是歷史的剪影,觸及到了雄關每一次有力的心跳,上演了往昔歲月中的斑駁興盛。

  這是一個雄關剪影,也是一個歷史剪影,愿這雄關萬年不倒,愿這雄關在歷史中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1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

  看著眼前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我情不自禁地吟誦出了這句詩。

  荒涼的大漠,干旱炎熱,動植物極少,幾簇長不盈寸的小草,讓人感嘆。在一片黃色的大漠中,屹然矗立著一座黃色偉岸的城墻高樓。看著這千年不倒的天下第一雄關,我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我們的祖先們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堅守著軍事要地嘉峪關,自古以來,幾乎沒有人攻破這大關。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之河無情地流淌,守在這里的人換了一代又一代,但所有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堅守陣地,不輕易放棄。

  在這炎熱荒涼的大漠之中,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的景象:黃沙滾滾,千百鐵騎站在大漠中,在他們的遠方是一批訓練有素的大軍,黑云壓城城欲摧,但他們的眼中卻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恐懼。黃沙飛,戰鼓擂,英勇無畏的將士們發起了沖鋒,誓死捍衛嘉峪關。這里的環境很差,但這里的將士們卻幾十年如一日地捍衛著邊疆,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呢?

  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報國之心和責任感吧。對祖國的一股強烈的情感支撐著將士們。一年又一年,如今這宏偉的雄關傳到了我們的手里,它承載了太多太多,有異族對攻破的渴望,也有將士們的堅守,有朝廷百官的重視,也有黎民百姓對它的感謝。

  嘉峪關不僅是在告訴我們千年前的歷史與堅守,更是在提醒我們要勿忘歷史,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2

  他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腳踏嘉峪關,感受那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留給我們的色彩。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從東閘門走進嘉峪關外城,外城的墻以土墻為主,看上去有些年頭了。斑駁、粗獷、厚重的城墻,內城用磚砌成的'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嘉峪關的宏偉形象,逐漸浮現于眼前。

  走過外城就是關城,關城內有訓練場與游擊將軍府,在城墻上望著四周茫茫戈壁,為前人的堅韌而感慨萬千。城墻的每一寸磚土,似乎是一篇篇歷史的密碼,歲月的婆娑烙印在它的身上,沉淀下無窮的韻味。心隨遠古踏來,用熱忱的心去面對每一個初生的黎明。

  望著雄偉的嘉峪關長城,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一幅幅壯麗的畫面:刀光劍影,鼓角錚鳴,黃塵古道,烽火邊城,戰火紛飛,笙歌響起。

  撫摸著粗糙的墻身,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浮光掠影。一片片景色在我面前掠過,承載著一顆顆飛揚的心。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3

  嘉峪關位于嘉峪山麓,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更是萬里長城防線上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祖國遼闊的邊疆是需要把守的,出了此城關便等于出了中原,而嘉峪關這座古老的城關就將西域與中原隔了開來,使中原免受敵兵的攻擊。

  來到城門前,一座掛著牌匾的塔樓變屹立在我眼前,“天下雄關”四個大字在我眼前閃閃發光,兩座用土墻沏成的高塔佇立在兩旁,高大的土墻將他們連接在一起,一直往后延伸,一副易守難攻的布局,真是與林則徐說的那樣“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險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啊!

  嘉峪關主要分為里城墻和外城墻,里城墻里住著將軍們,外城墻內是共老百姓們過關的。最讓我新奇的要數明代重修的那段外城墻了。說古代人聰明那是肯定的,歷經六百多年,墻體雖有剝落,但大部分仍然完整牢固 。他們還發明了斜坡,上城墻的路一邊斜坡一邊臺階,臺階供士兵使用,斜坡則供馬匹和戰車上城墻用,敵人攻上來也能推木頭將其滾落,真是一舉兩得。爬上了高高的城墻,涼爽的微風迎面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往城里看,關中的設施一覽無遺,訓兵場,將軍府,戲臺與軍營仿佛讓我看到了古代人井井有條的生活。往城外望,茫茫的戈壁一眼望不到邊,幾株零星的駱駝草散落在沙灘上,不禁讓我想到了嘉峪關的士兵拼死守衛邊疆與敵人搏殺時的情景。

  嘉峪關歷經了戰爭的和歲月的侵蝕顯得有點蒼涼,但他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意義,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座沙漠中的雄關。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4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嘉峪關游玩,那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精神抖擻的出發了。客車載著我們的歡聲笑語駛出了綠樹成蔭的嘉峪關城,行駛在了茫茫的弋壁灘上滿目荒涼,讓人大失所望。然而客車依舊在一塊土堆前停了下來。前面立著的一塊石碑,上面寫“天下第一墩”。我看到這滿地黃土,寸草不生的地方,都想打退堂鼓了。

  我不情不愿跟著人群往前走。忽然,前面出現了一條溝,我們拾級而下,眼前突然一亮,出現了一個大洞。真是別有洞天,里面擺放了許多工藝品,供游人們參觀和購買。盡頭是一個玻璃棧道,我迫不及待的跑了上去,盡情呼吸著大自然饋贈的清新空氣,感受著河水波濤洶涌的氣勢。腦海里浮現出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豪邁詩句。

  隨后,我們來到了懸臂長城。從遠處看,它仿佛一只倒掛在墻上的手臂。雖沒有八達嶺長城那般壯觀豪邁,卻也氣勢磅礴。來到長城腳下,我們沿著黃磚鋪成的臺階向上爬,沒過一會,我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邁不動了,媽媽鼓勵我:“不到長城非好漢喲!我立刻來了精神,雙腳像踩了風火輪一樣,去追媽媽了。沒一會,我們就登上了長城的頂峰。朝下俯瞰,遠處的山峰、房屋都變得那么渺小,再看長城,又像一條臥龍,盤旋在山上。此時此刻,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到驕傲和自豪!

  最后,我們來到了“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沿著花草繁茂、綠樹成蔭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城門腳下。用土坯圍成的墻上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刻著“天下雄關”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走進大門,古銅色的城門和斑駁的城墻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久遠。走上城墻,我瞭望遠處,仿佛自己是一位英勇殺敵,凱旋而歸的戰士,心里無比激動。

  雖沒有桂林山水的秀美,沒有伊犁大草原的遼闊,沒有上海東方明珠塔的耀眼,但是嘉峪關給人們展現了歷史的悠久和人類的智慧,是一個值得一去送的好地方!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5

  嘉峪關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但家鄉的變化老爺比我清楚。

  老爺說,過去的嘉峪關,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風吹石頭跑,寂寞少人煙,民間流傳著有: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往前看戈壁灘,往后看“鬼門關”的歌謠,好像出了嘉峪關就和生死離別交織在一起了。

  聽老爺說,1958年,幾萬工人大軍會戰嘉峪關腳下,奏響了建設酒鋼的戰歌。工人們披荊斬棘,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經過50年的建設,今日的嘉峪關不在是往日荒涼景象,已經發展成新興的工業旅游城市,成為絲綢之路一棵燦爛的明珠,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嘉峪關人揚起前進的風帆,乘風破浪,使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英雄的酒鋼工人,戰天斗地,艱苦奮斗,使嘉峪關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老爺說,今日嘉峪關,儼然一幅美麗的畫卷:酒鋼廠區馬達轟鳴,煙窗林立,鐵水奔流,鋼花怒放,夜晚映紅了半邊天;市區內,一座座高樓大廈井然聳立,車水馬龍,生機勃勃。雄關廣場,靚麗繽紛,新化大道,槐影婆娑;森林公園,樹木繁蔭,水上樂園歡歌笑語,東湖綠水蕩漾,迎濱湖碧波浩渺,互相映照,真象人間的天上。

  說起嘉峪關,老爺的話總是很多。聽老爺說嘉峪關,我才知道腳下的這片土地有如此大的變化。聽了姥爺的話,我更愛那些使嘉峪關發生巨變的英雄們。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6

  我去嘉峪關旅游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表達——神圣!

  嘉峪關市地處甘肅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走廊西段最窄處。嘉峪關市總面積1298平方公里,有人口10萬。嘉峪關旅游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巖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于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跡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嘉峪關通訊發達,交通便利,國際直撥電話通往海外主要國家;民航飛機每天有1—3個航班,可直達烏魯木齊、敦煌、西安、蘭州等地。地處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馬鬃山地勢十分險要,自古被譽為河西第一隘口,是歷代封建王朝戍邊設防的重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及東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關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整個建筑由內城、外城、城墻等部分組成“城內有城”,它作為內地與西域、中原與大漠之間紛爭與融合的見證,悲壯而輝煌。

  普陀山。普陀山其實就是普陀島,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海中,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其最高峰海拔291。3米。

  導游小姐介紹說,從黃浦江碼頭到達普陀山需要12小時,輪船將一直航行在東海海面上,運氣好還可以看到海上日出。可那天老天爺卻偏偏不作美,一直淅瀝瀝地下著小雨。

  在海上度過了一晚,第二天睜開眼天已經亮了,可太陽依然不見蹤跡。海上浮起了薄霧。透過朦朦朧朧的霧氣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舟山群島環繞著普陀山,如群龍戲珠一樣。雖然沒看到海上日出的美景但能夠欣賞到舟上群島剛“出員時的雄偉景象感覺也不錯。

  經過12小時的海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碼頭就在普陀山腳下,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一座座外形雄偉別致的寺廟,極為突出的是山頂上的那座大型寺院,富麗堂皇,神圣莊嚴。

  開始登山了,我把旅行包往身上一背,顧不上打開雨傘就踏上了這座神圣的土地。此山沒華山險,沒有黃山奇,更沒有桂林山水那樣秀,但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神圣不可侵犯。登山過程中,有人背著從自家帶來的祭品和香火上山祭拜各路神仙。說到這也許你會說這有什么奇怪的,可是他們并不像我們平常那樣登山的,他們是每走三步每上三個臺階都會跪下磕頭,嘴里還說著些什么。當時年少的我不解地問母親,她只說了四個字“心誠則靈”,現在想想很是敬佩,他們之所以這么執著就是擁有一顆虔誠的心。

  看到他們的行為突然感覺這里的風景是那么壯美,那么迷人,那么充滿朝氣。東海的洶涌澎湃加上舟山群島的蔥郁真的可以讓人大飽眼福。海浪拍打著海岸,呼呼海風吹佛著樹枝,清新涼爽。每來到一座寺廟總會聞到燒香的味道,濃濃地味道讓人感到頭暈目眩,但還是要求觀音保佑,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吃午飯我們決定在寺院里吃,出門要講究入鄉隨俗,來到這里當然是要吃齋飯了,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到佛家的滋味,有些不習慣,不過卻很有樂趣,所有人圍在一起只可以吃素菜,吃慢有時還沒有飯吃,督促節約。

  將近黃昏,這次神圣之旅也將要結束了,真有些舍不得,它教會我做人要有一顆虔誠的心,對待朋友要有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懷有一顆真誠的心對待人生,對待每一個人。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7

  離開蘭州,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往西北方向行走,就會來到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

  嘉峪關北接戈壁,南臨祁連山,是萬里長城中的一個重要關口,也是古時候的軍事重地,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

  車在茫茫戈壁上飛馳,天色逐漸明亮,朝霞初露。一會兒,旭日灑下萬丈光芒,映紅整個天空,與遠處的祁連山雪峰相映,蔚為壯觀。

  來到嘉峪關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城樓。再仔細一看,巍峨的城樓上有一塊長方形牌匾,上面刻著“嘉峪關”三個燙金大字。城墻看似是用普通土坯筑成的,但堅硬牢固,據說箭射彈打都不會在上面留下痕跡。

  城樓的結構復雜,由外城、內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

  外城非常高大,它把里層的城墻都遮擋住了,能很好地麻痹敵人。

  內城相對要低些,里面有角樓和哨樓。內城有兩處特色:一個是定城磚,據說,早先人們筑城時,多出一塊磚,便把它放在城樓上,讓它保佑城樓不會倒塌;另一個是鬼門關,那兒有上下兩個斜坡,敵人攻打過來就必須爬過這兩個坡,興奮過頭的他們“呼”地一下沖上來,在下坡時常常剎不住,于是就會一頭撞到一面高墻上,摔個人仰馬翻,如進“鬼門”。

  嘉峪關扼守要塞,地勢天成,攻防兼備,雄偉壯觀,不愧為“天下第一雄關”。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8

  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了長城著名的終點——嘉峪關,它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重要的長城險關之一,和山海關遙相呼應。一路上,車在筆直的公路上飛速的行駛著,我的心也跟著一路向北,心中盼望著能早點到達目的地,好讓我一覽嘉峪關的雄威。正當我迫不及待的時候,爸爸突然叫起來,“看!城墻,嘉峪關快到了。”這下我立馬精神了起來。

  到了嘉峪關,爸爸就給我普及了一下地理知識,爸爸說:“嘉峪關位于我國西北部的沙漠之中,是一個大型的軍事邊防堡壘。”爸爸一邊說我心中一邊感嘆:這么高的城墻,這么雄偉的塔樓,真不愧為天下第一雄關啊!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墻,垛墻上造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擊口,以供戰爭時使用,城墻上每間隔三十米便放置了一門仿古式大火炮。”解說員阿姨跟我們解釋道。還沒等爸爸開口,我已經到大火炮旁邊擺好poss,爸爸看見我的姿勢,便微笑地拿出手中的相機給我拍了兩張“帥照”。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城關內,關內有將軍府,將軍府真氣闊呀!府內有專門供將軍和士兵們訓練的平臺。關內城樓上設有炮火倉和必要的主城樓和屯兵扎守的城臺,還有專門的馬道,馬道是用來運送物資和調動軍隊的。

  城臺里面的各個城門都有四個"士兵"把守,每一個城臺上面都設有城關模型和解說器,防守武器上也有解說器。這些武器可一點也不比現代武器差,看上去都非常精致,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城樓上的將士們用武器在和入侵的匈奴作戰時的情形。在和"古代將軍"親密接觸之后,讓我無形中感受到了當年軍隊出征時的雄壯氣勢!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嘉峪關,它是如此的雄麗壯觀呀!回想現在美好和平的生活,與以前戰爭時期兵荒馬亂的生活,差別真得太大了!我真希望從今往后都不要再有戰爭了。不過沒有古代的戰爭,也不會留下今天這些壯麗景觀啊!嘉峪關,你的雄壯景象我將永遠記在心中!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19

  我的家鄉在遙遠的西部——嘉峪關,那里景色優美、氣候四季分明,這里可是個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喔!

  我最早去嘉峪關是五歲那年,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長城,它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部,城關西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鏈錘索要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的戈壁灘也算是一大奇景。放眼望去一望無際、蒼涼一片,在陽光的照射下金燦燦的沙子發出耀眼的光芒,它們如同一枚枚金黃金黃的金幣,如果你膽子夠大的話,還可以騎沙灘車,體驗一下速度與激情,但是你要小心點別踩到屎了,因為,那里的馬和駱駝隨地大小便。

  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也喜歡吃牛羊肉的話,那你就來對地方了,嘉峪關可是吃貨的天堂,這里的美食數不勝數,烤羊肉串就是其中的代表,還有烤羊排、烤羊腿、烤羊尾等等,搭配上孜然和辣椒面,在炭火上反復烘烤,直到肥瘦相間的羊肉冒出金黃色的羊油,一滴滴濺在木碳上,發出吱吱的響聲,咬一口滿嘴肉香,羊肉的鮮美配合孜然獨有的香氣和辣椒的辛辣,簡直是完美!其實還有很多的地方美食,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我的口水已經流成河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茫茫戈壁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不禁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 篇20

  我是一顆小石子,在茫茫戈壁灘上沉睡了百許年。

  有一天,我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粒渺茫的沙子,和更多的沙子擠在一起,不時在戈壁上空翻涌。在許多年的沉睡里,我變成了荒漠戈壁的一部分。我望見了遠方的高山——祁連山,除此之外,便是一片荒涼,幾點憔悴的綠色零零散散地分布在荒漠上,懸崖邊上的一座石墩在風沙中若隱若現。張望的時候,我被狂風卷席上蒼穹。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在經歷無數次的顛沛流離,沉淀成一顆石子之前,也是一粒沙。

  是的,我又被歲月磨成了一粒沙,和狂風中另外的沙呼嘯著撲向那塊巨石。待近時,才發現它前方的另一塊大石頭上刻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萬里長城第一墩”。趁著風勢減弱,我輕輕就落在了這明長城最西端的墩臺上。細長的討賴河從它腳下的巨大溝壑中緩緩淌過,而它就無言地佇立在峭壁邊上,凝視著茫茫戈壁。千百年來,它聽倦了人喊馬嘶,看厭了血流成河,受夠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愴……但它仍佇立在飛沙走石中,守護著身后的萬千生靈。這一守護,就是千年。

  突然,我眼前一黑。再次睜眼時,我又被卷上了高空,細細一看,原來那座墩臺后還藏匿著一座關城。游人的聲音混著雜亂的風聲傳了進來,原來這是“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乘著風,我越過了高大的嘉峪關城門,進入城內。我撫摸著雄關滾滾的泥石,感受著雄關火熱的心跳,傾聽了它訴說千年的滄桑。千年以來,那層樓重疊,飛檐凌空的巍峨壯觀,那氣吞山河,萬里如虎的蓋天氣勢,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傾倒。

  之后,我隨著風,來到了西翁城的上空,最后緩緩落在了城門樓后檐臺的一塊磚上。聽游人們說,這是嘉峪關的“定城磚”。

  遠處的戈壁、黃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當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戰場,而關樓的烽火臺在那祁連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因為它是塞外豪情的杰作,它是萬里長城的宿,它是當血肉,相搏的最前沿。望著沙海中的星羅棋布的烽火墩臺,望著壁壘森嚴的嘉峪關關城,我想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祁連山上的雪,冷冷地殘存著,而城外的黑山,則毫無雪跡,裸露著黑的肌膚。這里有太多的傳奇、太多的回想,只不過,斗轉星移,幾多風雨、幾多滄桑,全都掩蓋在戈壁灘的風沙里,徒留滿目斷壁殘垣。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嘉峪關的作文11-19

描寫嘉峪關景色的作文10-27

描寫嘉峪關作文500字10-19

《嘉峪關游記》作文04-26

嘉峪關的冬天作文02-08

美麗的嘉峪關作文10-13

我的家鄉--嘉峪關作文05-24

我的家鄉嘉峪關作文06-03

嘉峪關研學旅行作文04-26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乱码AⅤ日本电影 | 日本中文乱码字幕在线网站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性深夜福利免费网站 |